一、超前小導管布置數量要求
超前小導管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支撐措施,能有效防止圍岩變形和坍塌,確保施工安全。但是,超前小導管的布置數量要求非常嚴格,需要綜合考慮隧道的地質條件、設計要求和施工條件。
一般來說,應根據隧道開挖麵的大小、圍岩條件、地質條件、施工機械等因素確定超前小導管的布置數量。在良好的地質條件和穩定的圍岩條件下,可適當增加超前小導管的間距,但一般不超過1.5m;在地質條件差、圍岩不穩定的情況下,應適當縮小超前小導管的間距,一般不超過1m。
二、超前小導管施工工藝
超前小導管的施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
1. 測量放樣:在隧道開挖前,根據設計要求,對需要布置超前小導管的位置進行測量放樣,確定孔位和孔深。
2. 鑽孔:在需要布置超前小導管的位置使用鑽機進行鑽孔,孔徑和孔深應符合設計要求。
3. 安裝小導管:將小導管插入鑽孔中,注意導管與鑽孔軸的一致性。
4. 灌漿:將水泥漿注入小導管中,灌漿壓力不宜過大,一般不超過2MPa。
5. 密封:灌漿完成後,用水泥砂漿密封鑽孔,防止圍岩中的水流進入隧道。
三、注意事項
1. 超前小導管施工時,必須嚴格控製設置角度、外插角度、搭接長度等參數,以保證支護效果。
2. 對不良地質條件下的弱圍岩和隧道施工,應適當增加超前小導管的數量和長度,以增強支護效果。
3. 超前小導管注漿時,應注意觀察圍岩情況及注漿壓力的變化,防止出現跑漿、竄漿等現象。
4. 灌漿完成後,應及時進行封孔處理,防止圍岩內的水流進入隧道,影響隧道施工安全。
簡言之,先進的小導管布置數量要求是隧道施工的重要技術指標,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和施工。通過加強超前小導管的施工質量管理和控製,可以有效提高隧道的施工安全性和質量水平。